图片 天柱山导游词_中国竞彩网▎官网

中国竞彩网▎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范文 > 导游词 > 安徽导游词 > >

天柱山导游词

来源::未知 | 作者:中国竞彩网▎官网 | 本文已影响

第一篇  古南岳、皖山、潜山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天柱山旅游。我是xx旅行社导游,大家叫我x导好了,为我们开车的是xx旅游公司x师傅,请大家记住车牌号码。我和x师傅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祝大家在潜山期间开开心心! 
  
  (简述当日游程安排) 
      
  我们旅游车行进在105国道。从县城进入天柱山的这一段称为天柱大道。大家请看前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建筑,这就是天柱山标志性大门。大门高     米,主门跨度     米,(主要用       材料建成,主要建筑特色)立柱上都雕刻着盘龙纹饰。门头上的“古南岳天柱山”几个大字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这是朴老生前最后一幅墨宝。这座标志性建筑总投资近300万元,1999年竣工。 
      
  天柱山为什么又称古南岳呢?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五岳之封始于三皇伏羲之前的无怀氏,距今已五千余年,那时天柱山已被封为南岳,名列五岳第二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临天柱山,筑坛祭岳。同行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这次南巡活动:“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到公元589年,隋文帝为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天柱山以“古南岳”之名传之后世。因被皇帝加封,在民间,天柱山又被称为万岁山,简称万山。 
     
   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简称“皖”,皖有怎样的来历呢?皖又有什么意思呢?“皖”在古书上与“睆”通用,是明亮而美好的意思。我们天柱山地区自古以来山青水秀好风光,这样美丽的地方,周天子封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名称叫“皖国”。治理皖国的是一位伯爵大夫,他施以仁政,很有政绩,后人为纪念他,尊称他为皖公,在天柱山建了皖公庙。天柱山也随之称为皖公山,又叫皖山,流经天柱山下的大河称为皖水,皖水注入长江的下一段叫做皖江。自周朝至今,“皖”的历史已有近 3000年。安徽省以“皖”这样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又含有美好寓意的字眼作为省份简称。我们登上天柱山后,可以一睹浑然天成、惟妙惟肖的“皖公神像” ——他可是安徽的“老祖宗”哟! 
     
   我们潜山县名也来源于天柱山。因为天柱山主峰周围有40多座群峰环拱簇拥着,主峰潜伏隐藏着让人不得轻易相见,因此,天柱山又叫作“潜山”。潜山县隶属于安庆市,57万人口,面积1686平方公里,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县境西北部是大别山余脉,多高山峻岭,幽壑深涧,自然环境险恶造就了自然风光绮丽。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米,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天柱风光,雄奇灵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自然风光迤逦,人文景观丰富,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33平方公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2年列为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和全国文明森林公园。2003年在最受网友推崇的“中华十大名山”评选活动中,天柱山名列“中华十大名山”第六位。县境内还有比天柱峰更高的金紫山,海拔 1539米,是大别山第三高峰。山高水长、景美境幽是潜山县生态环境的写照。这里的水质和空气质量都是一流的,游客朋友们,到了潜山,就到了绿色植物库,进了天然大氧吧! 
      
  潜山无处不是风景,无处不是文化。这里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名震世界,已被考证为“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宝地,亚洲哺乳类的发源地”,也是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人类祖先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有一年高考就有两道试题考到了潜山县历史文化——一是被称为“ 长诗之圣”的我国汉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大家都熟诵这首千古绝唱,但有着东方“罗米欧与朱丽叶”之誉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诞生地在潜山县却鲜为人知;另一道题是新石器时代的“薛家岗文化遗址”,这个著名的遗址就在潜山县王河镇,距离县城不足10公里,是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出土的两千多件珍贵文物,包含着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代表着独树一帜的文化类型,被中科院命名为“薛家岗文化”。大家试想一下,一张全国高考的试卷就有两道题的内容与潜山相关,这不能不让大家惊叹潜山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影响之大。历代名人雅士、达官显贵钟情天柱山水,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都曾游历天柱,饱览胜境,唱怀咏诵,刻石勒名,留下了许多传世诗文和人文景观。天柱灵气也孕育了一代代的潜山人,自古这里人才辈出。东汉大魔术家、中国炼丹术创始人左慈,三国时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王蕃,晚唐著名诗人曹松,宋代宰相、文学家王珪……在近现代,有“徽班领袖 ”、“京剧鼻祖”程长庚,有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还有当代的“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新秀韩再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地灵人杰吧!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柱山八大景区现已开发、开放六大景区,旅游服务设施有了极大改善,天柱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到天柱山的游客人数逐年递增,现年接待游客量约80万人次。天柱山已不再是余秋雨先生笔下《寂寞的天柱山》,旅游经济成为我们潜山县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第二篇   三祖寺景区   
      
  导游内容:野人寨→三祖寺概述(佛道争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祖洞→摩围泉→观音殿→升谷文钱→立化塔→三高亭→宝公洞→觉寂塔→祖师殿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石牛古洞→唐刻→王安石题刻→涪翁亭→石牛→秋兴崖→元刻 
   
      
  车过旌驾桥,我们就进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区。 
     
   三祖寺景区是天柱山人文景点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个文化精品景区。我们将在这里感受到天柱山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观赏到具有历代书法艺术长廊之称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摩崖石刻群。 
      
  野人寨 
      
  汉武帝当年驾临天柱山拜岳,至今还留下许多与拜岳有关的地名和遗迹。这一片山体环抱的港湾,就是汉武帝的船队自长江溯潜河而上,在此舍舟登陆之地,称为谷口。皇家车撵凤驾穿过谷口的一座桥,后人称为旌驾桥。现在这座桥改建成公路桥,仍沿用旌驾桥之名。这一片港湾,已被河沙淤塞,现正在规划建设旌驾桥休闲渡假村。 
      
  前面就是野寨中学,是安徽省示范中学,创建于1943年。这所中学是为纪念国民党48军176师抗日阵亡将士而建的,原名“景忠中学”,取“景仰忠烈”之意。野寨中学后身就是白鹿岗,汉武帝就在那里设坛祭岳,至今还可辨认祭坛遗址。祭岳台也是我县规划恢复中的一处重要人文景观。 
     
   这一带沿河布局的半边街叫野寨街。野寨是“野人寨”的简称。这样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怎么取名“野人寨”呢?这里有两个动人的传说:一说是很早以前,这一带常有野人出没,伤害人畜。当时的一位县令决心牺牲自己,解救民众。他带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铁水将洞口凝住,和野人同归于尽。其二,说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刘源率十万义兵在天柱山抗元。他自号“刘野人 ”,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刘源抗元前后十八年,最后被内奸出卖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 
      
  三祖寺概述(佛道争山) 
      
  我们现在来到了三祖寺前的广场。举目望去,红墙黛瓦的寺院建筑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整个山形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彩凤,觉寂塔就建在凤冠上,东西两侧逶迤的山岗呈环围合抱之势,恰如凤翼护卫着庄严佛地。常言道:“远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 
      
  三祖寺,全称“三祖山谷乾元禅寺”,是中国禅宗三祖传经布法的场所,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庙。 
      
  追溯三祖寺的历史,要向诸位介绍一下天柱山的宗教文化。天柱山灵绝山水加上历代帝王的加封,使之成为仙山宝地。《道经》说司命真君居住天柱山,山中有司命洞府。天下名山分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列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因此,历代佛道两教都视天柱山为宝山,争相据为己有。在三祖凤形山,就有佛道争山斗法的故事。 

公元505年,梁武帝的国师宝志和尚与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都奏请梁武帝,将凤形山赐之于己,建观造刹,传经布道。武帝知道他们都有很高的法术,都不得罪,命他们各显灵通,以物为记,得者而居。这宝志和尚就是我们民间流传的济公活佛,他是建康(今南京)道林寺的高僧,有名的疯和尚,手持锡杖,他说:“贫僧以锡杖卓地为记。”白鹤道人手持拂尘,他的拂尘可以化为白鹤,他说:“贫道以鹤止处为记。”说毕,白鹤道人将手中拂尘抛向空中,顿时化为一只白鹤,振翅飞向凤形山。宝志见状,将手中锡杖掷向空中,顿时化为一条银色巨龙,尾随白鹤而去。白鹤飞到凤形山上空,正要敛翅落地,忽见身后巨龙飞来,吓得掉头向东飞去,落在白鹿岗上,宝志的锡杖深深卓入凤形山。当他收起锡杖,卓土处立刻涌出一股甘泉,这就是位于寺后的卓锡泉,又名“卓锡井”。宝志便在凤形山开山建寺,梁武帝赐名为“山谷寺”。白鹤道人在白鹿岗上建起白鹤观,宋徽宗赐名“真源万寿宫”。唐宋时期,天柱山佛道两教盛极一时,寺观达百余座,房屋3600余间,史称“三千道人八百僧”。从宝志和尚开山算起,三祖山谷寺到2005年已历时 1500周年。
     
   山门 
      
  三祖寺的建筑群,沿着凤形山的山势自下而上依次架造。从山门一直通向祖师殿,全都处在一道中轴线上。烧香礼佛,应从山门进入。三祖寺的山门,也叫三门殿。正门名“般若门”,即“智慧之门”;东边门名“解脱门 ”,意为摆脱烦恼业障的束缚而获得自由,也称“自由之门”;西边门名“精进门”,意指在去染滤净的修行过程中,要不懈地努力,也称“勤修之门”。门楣上,悬挂着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乾元禅寺”匾额。
      
  进了山门,大家看到殿堂两边,站立着5.5米高的“金刚力士”各一尊。佛教汉化后,这两尊像按《封神榜》中的“哼”、“哈”二将的形象来塑造的。 
      
  穿过山门殿,步上“通天阶”。三祖寺因山势陡峭,一路上去,有360级台阶。大家不妨从现在开始数一数,“通天阶”高差15米(60级)。 
      
  天王殿 
      
  迎面就是天王殿,是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以及韦驮塑像的殿堂,是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寺院的重殿之一。天王殿是纯砖无梁结构,尖顶六角,也称“六角无梁殿 ”。殿内两边,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掌管风调雨顺之职,是佛教的护法神。殿正中,供奉着弥勒的铜像,是按照五代后梁时的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 
      
  弥勒的背后,是韦驮菩萨铜像,手持金刚杵,注视着每一个行人。他是守护释迦牟尼的神将。三祖寺的韦驮是金刚杵驻地的,表示不接待,凡游方僧到寺应斟酌而行。如果是韦驮合掌捧杵的,则表示接待,凡游方僧到寺皆蒙供养。 
      
  出了天王殿,我们向东面看,大池内有一个大龟,名叫鼋鼍。它本是龙王的太子,善于负重,《西游记》里载唐僧四人过河的就是它。 
      
  大雄宝殿 
      
  现在我们来到大雄宝殿,这是一座歇山式殿宇,朱檐红墙,琉璃黄瓦。殿门楣上,悬挂着赵朴初题书的“大雄宝殿”匾额。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殿、正殿。“ 大雄”为佛的德号,意谓佛有大力,能降四魔。这座大殿是在明清两代大雄宝殿旧址上新建的,朱柱红墙,琉璃黄瓦,飞檐翘角,气势巍峨。大殿正中,供奉一尊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高达5.5米,两旁是其弟子迦叶和阿难。这三尊塑像计重11吨,为安徽省境内寺庙所罕见。释迦牟尼塑像前,是释迦太子像。大殿两厢,供置十八罗汉塑像。在印度是十六罗汉,在中国作十六罗汉传记的庆友为十七罗汉,翻译十六罗汉传记的陈玄奘为十八罗汉。他们有的怒目、有的微笑;有的降龙、有的伏虎。奇形怪状、栩栩如生。大殿后侧,东西分别供奉文殊骑狮、普贤坐象的塑像。文殊骑狮,表示智慧威猛;持剑,表示智慧锐利。普贤的白象为六牙,原为菩萨所化,表示威灵。他们的道场分别是山西五台山和四川峨眉山。他们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中的二位,另两位菩萨是观世音和地藏,他们的道场分别在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华山。 

释迦牟尼的塑像背后,是“海岛观音”大型立体浮雕,这是一幅浓缩中国佛教诸佛菩萨的全图。请看,正中是观音站在龙背上的塑像。她的背后,最上一层,是“三世佛”。这是以空间划分的,即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中间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他两大弟子迦叶、阿难;西天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边是药师佛两大弟子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中间一层,正中一尊是地藏菩萨和他的两大弟子道明和尚、闵长者,两边是观音的两大弟子善财童子和龙女。还有四大天王,海鬼夜叉,海中摆渡人等。他们普渡众生,脱离苦海。 
      
  现在我们来到法堂。按佛教规制,法堂应建在大雄宝殿的后面。三祖寺由于山势所阻,就把法堂建在禅堂的位置上。法堂是供僧人讲经说法和举行戒行的场所。法堂内,供奉着缅甸仰光妙明法师赠送的一尊高40厘米玉石释迦牟尼佛像。法堂四壁,悬挂着省内外,海内外许多名家书、画、联,供游人品赏。 
      
  三祖洞 
      
  现在我们来到了“三祖洞”。三祖洞内有一方石雕三祖画像。他身材板实,肩披袈裟,双手捻珠。他那宽阔饱满的前额,慈祥和蔼的双目、微微佝偻的身躯,表明他学识渊博,睿智非凡,且又饱经风霜,历尽艰难。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僧璨这位佛教发展史上的伟大人物。
      
  僧璨,出生于公元510年,汴州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一说徐州人。四十多岁时,他全身疮疾。在河南光福寺,他拜谒二祖慧可,说:“弟子身缠风恙,求和尚为我忏罪。”慧可说:“把你的罪对我说说,我来为你忏悔。”僧璨想了片刻:“我实在说不出我的罪过究竟在什么地方。”慧可说:“我已为你忏过罪了。你最好要皈依佛法,出家僧住。”僧璨说:“今日见到和尚,已知自己是一个僧人了,但还不知何谓佛法。” 慧可说:“是心即是佛,是心即是法,法佛本无二,僧宝也是这个道理。”僧璨彻悟,对慧可说:“今日始知人的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在于其心,佛法也是如此。” 慧可闻言,心中十分器重,当即为他剃发,连说:“是吾宝也!”取名僧璨。从此以后,僧璨的疮疾渐愈。两年后,慧可对僧璨说:“往昔菩提达摩自竺乾东来,以正法眼藏并信衣密付于我,我今授受于你,你要好好护持,无令断绝。” 慧可将衣法交僧璨后,又对僧璨说:“你受衣法后,宜处深山,不可行化,因有国难。”僧璨说:“师既已预知,愿师明示。” 慧可说:“不是我能预知,而是达摩祖师的《般若多罗悬记》中的‘心中虽吉外头凶’这句偈语就要应验。我校算了一下年代,这场灾难正好应在你的身上。你要谨思前辈祖师的诲训,千万不要罹此世难。”果然几年以后,武帝宇文邕灭佛,僧璨遵从师嘱,只身南徙隐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省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往来于司空山(今安徽省岳西县境)与皖公山之间,居住无常,隐姓埋名,行化山野,前后10余年,竟无人知晓。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才正式驻锡山谷寺,公开传经布法,教化四众。他在隐居天柱山期间,常在这座崖下面壁,因此,这座崖被称为“达摩崖”。
      
  看,这块石上刻有“解缚”两个大字,这就是当年四祖道信求三祖僧璨给他“解缚”的地方。隋开皇十二年( 592年),13岁的沙弥道信来山谷寺拜谒三祖僧璨,当时僧璨正在洞里参禅。道信说:“求大和尚为我解缚。”三祖问他:“谁缚你了?”道信回答:“没有人缚我。”三祖说:“我已经给你解了缚。”道信闻言大悟。从此,在三祖身边侍奉九载。601年,三祖传衣法给道信,成为中国禅宗四祖。
     
   中国佛教禅宗,由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传入。达摩居嵩山少林,谓之祖师。神光在达摩洞前求师大法,断臂立雪,达摩传之衣法,取名慧可,为禅宗二祖。僧璨、道信是禅宗的三祖、四祖,四祖道场在黄梅。禅宗五祖弘忍居黄梅东山,教众云集,史称“东山法门”。慧能来自广东,密受弘忍衣法南归,为禅宗六祖,开创“顿悟”宗风。从此,禅宗兴盛于世,遍布全国,远及海外。我们从禅宗发展史上可以看出,僧璨承上启下,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传承禅宗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创新了禅宗“以心相传,不立文字”的规制,以其毕生心得终成《信心铭》,奠定了中国禅宗的理论基础。僧璨在这里开山建寺,传承衣法,著述《信心铭》,因此,三祖寺的地位和影响也非常显著。在我们皖西南这一带,天柱山、司空山、黄梅东山,构成了禅宗“金三角”地带。三祖寺是最具影响的禅宗圣地,受到历代帝王的封赐,是海内外信众的朝圣之地。

摩围泉 
      
  “解缚”石往西,有个“摩围泉”,北宋诗人黄庭坚寓居舒州时,最爱饮此泉水,于山谷处筑室读书。他不但亲笔为摩围泉勒石题名,而且还以“山谷道人”、“摩围老人”自号。后人为纪念他,就在石牛古洞处建造了“涪翁亭”。
      
  民间有一个关于摩围泉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三祖寺下居住着一对农家夫妇。他们祈祷三祖,将摩围泉变成了香醇可口的酒。由于酒味香醇,来喝酒的人特别多。几年一过,发了财。可那个女人还不满足,埋怨泉水只能变酒,不能出糟,他们没有酒糟喂猪。最后三祖又将摩围泉的酒水复变成了原来的泉水,并在摩围泉的石壁上留下了一首偈语:
      天高不为高,人心最为高,
      泉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
      
  观音殿 
      
  大雄宝殿的西侧,是尊客堂,也叫客堂。客堂是接待僧众和宾客的地方,也是禅宗丛林寺院管理组织的四大堂口之一。在客堂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塑像。
      
  现在,我们来到了观音殿。殿内供奉一尊千手观音铜像,两边有善财童子和龙女的铜像。观音殿内可求签。据说三祖寺的签很灵,哪位不妨试一试。
     
   我们现在经过“朝圣门”。“朝圣”就是上塔院朝觐三祖圣像。
      
  升谷文钱 
      
  左边的这幅“山谷”碑刻是明代嘉靖初年安庆知府胡缵宗的题刻。这里有一长方形的小石宕,旁边刻有“升谷文钱”四字。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唐武宗灭佛时,那年冬天下大雪,有一个小沙弥饿倒在这雪窝里。他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身边的积雪融化了,石宕里盛满了白米,白米上还有一纹铜钱。他将米取回去食用了,刚好是一天的食粮。用铜钱买了香在三祖墓前供奉。以后天天如此,小沙弥靠了这升谷文钱度过了一个残冬。可他嫌这石宕小了,便偷偷地将石宕凿大,以为能得到更多的米和钱。第二天,小沙弥到石宕一看,石宕仍缩小到原来那么大。从此,这里不再出米和钱了。
      
  这幅“香嵓”碑刻,是康熙末年安庆知府张楷的题刻,“嵓”是“岩”的异体字。这棵古松,叫立鹤松,看它苍劲挺拔,枝叶如盖,形如立鹤。据专家考证,这株古松树龄在500 年以上。立鹤松还有一层意义,是说当年白鹤虽然没有得到凤形山,可三祖寺还是欢迎它常来做客,象征释道二家,和睦共处。
     
   沿石级而上,左边是“解缚亭”,纪念三祖为四祖解缚而建。再上行跨路而建的“信心亭”是为纪念僧璨著述《信心铭》而建的。《信心铭》以诗体写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这是中国人著述的第一部禅宗经典,为禅宗以文字总结其修习经验开创了理论先河。
      
  立化塔 
      
  路旁这座3米高的圆形砖塔叫立化塔。公元606年,僧璨在寺前法会大树下为信众传经讲法时,合掌立化,这塔就是为纪念僧璨说法立化而建的。这座塔的建筑风格很别致,圆身尖顶,竹节底座,近似蒙古喇嘛塔,在汉地很少见,大概是元代所建。塔身外圆中空,内供佛像,供人凭吊。
     
   三高亭 
      
  这座石亭,是明代潜怀两县的何氏后裔为纪念他们的先人何氏三兄弟而建的“三高亭”。何氏三兄弟名何求、何点、何胤,是南梁时潜山的隐士。他们授官不做,终身不仕,归隐天柱,著书讲学。凤形山是他们家的私宅。他们把凤形山献与宝志,供他建刹。后人为纪念他们的高风亮节,在此建“三高亭”。另建有“三高门 ”、“三高书院”,后毁。亭子石柱上这幅联是清光绪举人何雯所题:


      长揖傲夷齐看山外白云招隐共诗崖酒岛
      所居在廉让访洞中丹灶编书续高士神仙
     
   该亭高3.5米,东西跨度3米,南北距2米,全部采用块石架造。亭顶部是以平薄石板铺成,亭脊两端饰以石雕鱼尾状翘角,脊中有一石塑佛像。南北亭檐下,立有重修的两方碑记。此亭是颇有特色的建筑。
      
  宝公洞 
      
  穿过三高亭,向右前往宝公殿。这是为纪念当年宝志开山而建的,殿的正中供奉着宝志肩扛锡杖的立身铜像。再沿石级而上,右前方的翠竹林中,就是当年宝志栖身习静的“宝公洞”,洞内立有明代弘治年间的“宝公开山之记”的石碑一方。现于宝公洞前新建“宝公亭”,供游人凭吊和小憩。
      
  我们再上60余级石阶,便到了三祖寺的塔院门,门楣上的“山谷寺”匾额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穿过门楼,迎面便是千佛殿。殿匾和楹联都是朴老手书:
      
  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
      
  殿内居中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的意思是光明普照万方。四壁小龛中,供置一千余尊陶质鎏铜小佛像,谓之“千佛朝毗卢”。这千尊小佛像,你怎么数也数不清,等你数清了,你也就彻悟了。
      
  觉寂塔 
     
   千佛殿后身就是觉寂塔。唐天宝四年,即公元745年,舒州别驾李常取三祖遗骨火化,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其中百粒塑三祖像,并出己俸建造一座三祖舍利塔,置三祖塑像于塔底层。公元758年,唐肃宗李亨赐山谷寺名为“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公元772年,唐代宗李豫赐三祖舍利塔名“觉寂塔”,赐三祖僧璨名 “鉴智禅师”。后来,寺院和塔多次被毁和重修。现在的塔,塔宫里珍藏有三祖百颗舍利子,唐代的塔基、宋代的塔刹、明代的塔身。宝塔为楼阁式塔体,砖木结构,飞檐翘角,斗拱相乘。塔高 米,五层,外旋中空,螺旋而上。每层四门相对,两虚两实。游人登塔,常被虚实所迷。塔顶置有相轮,由8条碗口粗的铁链牵制,链上系有400余只风铃。风吹铃动,叮当悦耳。登上高层,北可见天柱群峰叠嶂,南边是城市田畴,尽收眼底,远可眺大江东流,近看是潜水横陈,山谷流泉,茂林修竹,满目青翠。九井西风轻拂,晨钟暮鼓相闻,好一派古寺风光,僧家幽境。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觉寂塔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院东寮房有前任三祖寺住持宏行的纪念堂。宏行和尚二000年圆寂,火化后,有五色舍利子三百多粒,这与三祖僧璨真是不谋而合,是当代和尚中的一个奇迹。我们可前去参观图片和实物,以饱眼福。
      
  塔院西寮房辟有“地藏殿”,殿内供奉有地藏菩萨铜像,这是一个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菩萨。他的两边,是他的两大助手道明和尚、闵长者。这位闵长者原是道明和尚的父亲,他看自己的儿子跟地藏出了家,修成了正果,他也修行了。不过,他没有落发,还是布帽布衣。
      
  祖师殿 
      
  塔院的北端,是祖师殿。殿内正中供奉禅宗一祖菩提达摩,东边是二祖慧可,西边是三祖僧璨三尊铜像。三位祖师同受香火,实为三祖寺一大壮举。
     
   祖师殿的楼上,便是藏经阁。阁内也供奉着三位祖师的木塑装金像,珍藏有《大藏经》等佛教经典。《大藏经》,是台湾佛教协会通过赵朴初会长转赠给三祖寺的。
      
  出了祖师殿,我们便可以沿着东寮房的内走廊到后面去看看宏行和尚墓塔,整个墓圹和塔都是精细花岗石砌成。墓塔的南边是“海会堂”,“海会”,同墓之名,海众同会一穴之意,是安放佛教徒骨灰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到“圆通门”。“圆通”是指修行者对事理精了无碍,融会贯通之意。过圆通门,来到延寿园,可到当年宝志和尚卓锡时留下的“卓锡井”。井水清泓碧沏、久雨不盈、久旱不涸,堪称一绝。
      
  东边的山岗便是当年白鹤道人止鹤处的白鹿岗,岗上建有白鹤观,宋徽宗赐名“真源万寿宫”。汉武帝驾临天柱时的祭岳坛也设在此岗上,只可惜,真源宫和祭岳坛都被毁,只剩下汉砖绳瓦。目前,潜山县已将这两大景观列入建筑规划,正待恢复。游客朋友们下次来,定能一睹这两大庄严景观。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概述 
      
  步出三祖寺,我们接下来游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在这之前呢,我要向大家提个醒,在欣赏石刻的时候,请不要用手去抠石刻,也不要践踏石刻,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穿过竹林,前面就可以看到古“潜阳十景”中的两景“石牛古洞”和“山谷流泉”。它位于三祖寺西边的山谷间,这里,有一股清泉沿石壁潺潺而下,清冽明亮,泠泠有声,常年不枯,两岸野花闲草相伴,环境十分幽雅。唐宋以来,达官名士来游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或撰文刻于石上,或赋诗镌于山崖,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山谷流泉”流经石牛洞,上段名“潺潺溪”;中段名“石牛溪”,傍青牛石而过;下段是具体的“山谷流泉”,经西林桥下出谷口,注入潜河。在这全长近400米,宽约17米,总面积不过630平方米的河谷中及其东面崖壁上,刻满了自唐代以来1200余年间的摩崖石刻300多方,至今尚能辨认的有280多方。石刻诗、文、题、记齐全,行、楷、隶、篆、草俱备。这是考证1200多年间有关历史的天然档案馆,又是直接瞻仰、欣赏历代名家文采、书法的天然博物馆。 
      
  石牛古洞 
     
   我们沿着竹林小道而下,就到了石牛古洞。所谓“石牛古洞”,因有巨石状如卧牛饮水,并有天然石印酷似牛蹄脚印,称为石牛;古洞是指这里石崖嵯峨,藤萝缠绕,松竹掩映,一弘清泉潺潺流出,幽深如洞。我们来看看这个硕大的牛蹄印痕,旁边有“牛蹄”二字石刻。在石牛古洞这一片,是整个摩崖石刻最集中最精华的部分,其中唐人石刻三块。请看,“不信青牛曾入洞,分明石上印双蹄。”由此,大家更可信就是石牛洞了。 
      
  唐刻 
     
   这一处是唐代吕渭的题名刻,但未留年款。这方石刻可能是他在任舒州刺史时的留刻,这是山谷流泉已发现的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幅。吕渭于786年出任舒州刺史,喜爱舒州山水,曾结伴游览山谷林泉之胜。这是唐代文学家、名宦李翱的题刻。李翱,字习之,年少时师从韩愈,文辞浑厚,名重当时,曾任舒州刺史,于长庆二年(822年)游石牛古洞,题刻于石壁。只可惜此刻于民国初年被古董商盗卖,成为一幅残刻,此刻被“大理李元阳”之刻叠压。还有一幅唐刻是历任舒、湖、楚三州刺史的李德修的题刻。李德修是唐宪宗宰相李吉甫的儿子,文宗宰相李德裕的哥哥,在舒州任职时,于宝历二年(826年)率12个官场好友畅游石牛古洞。请看这幅石刻都是同游者的籍贯和姓名,字体正楷,遒劲有力,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这是北宋神宗尚书右司郎中李师中被贬职任舒州知州游石牛古洞时,见其先祖李德修在245年前留下的题刻,大为感慨,于是勒字李德修题刻之下,这段石刻自左直读长达100多字,“师中十一世祖唐御史大夫讳栖筠生丞相讳吉甫……”详述了李氏家史,告诫后世子孙要好好保护祖上石刻,这段题刻为研究李氏家谱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李氏家族在唐宋时期显赫的政治地位。李氏祖孙先后任职舒州,而又同崖勒字,令人称奇,这在名胜区摩崖石刻中极为罕见。 

王安石题刻 
      
  在琳琅满目的石刻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宋代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和文坛巨子黄庭坚的名篇大作了。宋皇祐三年(1051年)九月十六日,王安石抵舒州任通判,夜宿三祖寺。当晚,他和其弟王安国在住持文铣和尚带领下,迫不及待地举着火把夜游石牛古洞,见石壁李翱留名石刻,非常敬佩,并“坐石听泉久之”,第二天再次游览并留下题刻记其事。不久,王安石写下“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傍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一诗,抒发他夜游的心境,后来他入相得志,将原诗改成“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大家看,改诗也刻在石牛洞石壁上,十分醒目。由于入相前后心绪不同,造成作者对石牛洞的山水景物不同的主观感受。古人石刻大多是自右向左的,王安石这幅石刻自左至右,与水流方向一致。南宋魏国公留正,看到荆公等名篇以后,深有感触,也写下一首诗刻于谷底,“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字里行间渗透出深邃的哲理。此刻旁有“东坡”二字,也有一说该诗系苏轼题刻。 
      
  涪翁亭 
      
  在山谷流泉石刻中,数宋刻最多,达100余幅。宋代名人雅士达官显贵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柬之、留正、张同之等都酷爱天柱山水。在舒州任团练副使的苏东坡曾想定居潜山,他给友人写道:“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黄庭坚更是把自己当成潜山人,他特别喜爱石牛古洞的林泉之胜,自号山谷道人,常坐在石牛上读书,宋代第一画家李公麟曾画“黄山谷坐牛图”。他在潜山写下十几首诗,其中在《题潜山》诗小序中写道:“余家潜山,实为名山福地”,作潜山诗,长达92句。涪翁亭就是为纪念黄庭坚而建。黄庭坚别号“涪翁”,他在山谷筑室读书,后人在他读书处建涪翁亭,原亭在石牛溪东侧,与石牛相对,这座亭子现移址到山谷之西,是1984年新建的仿宋建筑,亭檐下边配有“美人靠”,我们可在此小憩片刻。 
      
  石牛 
      
  顺着这条石板幽径而下,就看到栩栩如生的大石牛了。所惜在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造田运动中,石牛背被炸开,石牛上的石刻也受到严重破坏。黄庭坚作有《青牛篇》一诗,原刻于牛背上,惜已剥落。石牛背上镌有明代安庆知府胡缵宗篆书“石牛”、楷书“天下奇观”等写景纪游题刻。历代状写石牛的诗作极多,明代安庆知府胡缵宗有题《石牛》诗写道:“耕时云已红,卧处月犹白。上为河边星,下为溪边石。”清代诗人丁珠在《石牛古洞》诗赞美石牛是“一品神仙”:“ 古洞悠然小洞天,石牛得此本天全。谁迎紫气谁能杖,不粪黄金不受鞭。齿洁无劳临水漱,心闲惟爱枕云眠。千秋山谷真知己,信是烟霞一品仙。” 
      
  秋兴崖 
      
  我们顺着水流而下,石牛古洞左侧摩崖上的一幅石刻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已故台湾著名书法家谢宗安先生手书杜甫《秋兴八首》,于1995年刻竣。杜甫当时身在夔州却心系长安,这首诗体现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刻长达12米,宽3米,面积达36平方米,字方约七八寸,字体遒劲古拙,运用分隶合体或汉魏合体,很有艺术价值,它是天柱山幅面最大的题刻,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幅阳刻,诗文书艺皆精,珠联璧合,堪称“双绝”,此处取名秋兴崖,崖旁建有秋兴亭,为游人增添一景。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有众多的是写景,如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张孝祥的儿子张同之任舒州知州时,曾题五言律诗刻于石上,“石龛擎古木,山谷卧青牛,半夜朝风起,长年涧水流。”20个字就将周围山川形胜画龙点睛的描绘出来,游人读来琅琅上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元刻 
      
  这里特别提醒游客朋友们观看两幅元代题刻。元人题刻在全国都比较少见,而我们这条小山谷里却有两幅。一幅是当时的安庆路判官叫八儿思不花,和副职及学生的记游题名刻,请看:“安庆路判官八儿思不花偕掾王景瞻、学生汪大本来游。时至正九年己丑九月日李巡检命工刻。”安庆路是元初废安庆府改为淮西江北道安庆路,辖五个县。偕掾,就是与副职一起的意思。至正九年,即1349年。这幅石刻从侧面反映了元代的行政区划、变迁和官职设置情况。 
      
  下边西林桥头东侧石壁上有元代诗人吴伋的一幅诗刻:“旌驾桥连拜岳坛,神仙何处留空山,石牛洞里诗无数,尽在烟云飘缈间。”吴伋的生卒和经历现已无从查考,但从自称“武林山人爱闲子”以及诗的内容来看,像是一位闲适诗人,诗句虽明白如话,却意境深远,同时也反映了天柱山悠久丰厚的道教文化。 
      
  山谷流泉的诗文题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多、大、名、秀”的特点。有的字大如斗,有的字小如盅,有的镌凿于百尺峭壁之上,有的雕刻于幽邃洞岩之中。从体裁上看,诗词歌赋记铭,文体齐备;字形上真草隶篆行五体俱全,颜、柳、欧、米、赵各流派应有尽有;刻石方法阴阳兼有,方圆相济;从石刻年代上看,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唐、宋、元、明、清、民国、直到现当代,每个朝代都有,没有断代,真是一溪系千秋。所以,它是一条书法艺术的长廊,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同时它也是研究潜山县历史人物和社会发展的珍贵实物史料。因此,它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众多的摩崖石刻当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号称“安徽第一刻”。 
      
  “诗崖石刻藏幽谷,水咽泉声如漱玉。”每每游人至此,都对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叹为观止。 
   
  薛家岗遗址简介  
      
  在天柱山麓,潜水之滨,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遗址。遗址距离潜山县城仅7公里,位于王河镇永岗、利华两自然村的交界处,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遗址四周溪流回纡,松竹苍秀,景色优美,最适宜于人类生息繁衍。1979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先后对薛家岗遗址进行了6次发掘,揭露面积2千多平方米,出土文物近3千件。为探寻薛家岗文化分布情况,考古工作者先后在皖鄂交界及江淮之间又发现多处薛家岗文化同类型遗址。因薛家岗遗址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文化层堆积厚,遗迹遗物丰富和文化内涵深邃,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远古文化——薛家岗文化的典型代表。 
     
   薛家岗文化的时代约在距今5000-6000年之间。其早期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时期,这时的生活用具多,生产工具少,石器制作工艺粗劣,钻孔技术不发达,说明这时期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除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外,不可能有多少剩余,氏族成员之间社会地位还是平等的,他们过着集体劳动的公有制生活。到了薛家岗文化的中、晚期,已经显露出阶级社会的萌芽:一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数量增多,种类齐全且制作精美。质料坚硬的石质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提高,必然推动农业生产的大发展,这时的“薛家岗人”除维持较低生活水平之外,可能有所剩余,他们过着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二是出现了贫富分化。石质生产工具和玉饰切割工艺达到成熟阶段,陶器手轮兼制,器形规整,厚薄均匀;小件玉器钻孔精细,这就需要有熟练的手工业劳动者才能完成。因此,我们认为这时的“薛家岗人”有一部分已脱离农业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有了分工,商品交换和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可能开始出现。所以,“薛家岗人”早期公有制生活,这时已逐步为私有制所取代。三是“薛家岗人”有着较高的审美欣赏水平,如陶器造型优美,纹饰图案形式多样;石器尤以石铲和奇数多孔石刀最具特色,穿孔周围绘有规整的花果形图案,这是目前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另外,他们还有意识地制作了玉石、骨料及象牙品以作为头饰、颈式和肢饰等,说明这时期“薛家岗人”佩带玉饰风气盛行。 

薛家岗文化上受黄河下游诸多文化影响,晚期又综合了长江下游地区各文化因素,通过交流、发展,终成为安徽唯一自成系统的一支重要部族文化,在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被学术界广泛关注。作为薛家岗文化典型代表的薛家岗遗址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及文物部门,认真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遗址的保护;另一方面,潜山县旅游局、文物部门正在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开辟成为新兴的旅游景点,薛家岗遗址已规划为遗址公园,恢复模拟一部分原始社会的人类生存、生活实景,以向世人展现“薛家岗人”的原貌。目前,潜山县博物馆已辟园地,利用薛家岗遗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直观形象的展示了薛家岗文化面貌。 
      
  张恨水故居——黄土书屋
      
  寻访黄土书屋,感受一代文豪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环境,领略哺育名人成长的山水灵气和民情风俗。 
      
  黄土书屋是现代通俗文学大师、著名小说家张恨水先生的故居。坐落在潜山县岭头乡黄岭村,距离县城15公里,现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土书屋是张恨水青少年时代生活、读书和写作的地方。这里周围环境幽美秀丽,天柱群峰,云雾缭绕;田园阡陌,纵横交错;溪流环绕,松竹掩映。 
      
  张家原有一幢四水归堂式八间瓦屋,现仅剩下四间了。门前一口半亩方塘,岸柳碧绿,池水清幽。小院内的围墙仍属原貌,全是用鹅卵石砌成,墙上缠满“爬墙虎 ”,青青的藤蔓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当年张先生亲手种下的牡丹、芍药、核桃、枣、柚和那株老桂树已不复存在,独有几棵棕榈依然苍劲挺拔。由于历史变迁,来访者只能靠想象去领略当年这农家小院之芳香与幽静,回味张先生高雅的情趣了。 
      
  祖辈未给张恨水留下什么遗产,唯一值得炫耀的是简陋的藏书楼上三五箱书。在他12岁至23岁这段青春年华里,父亡母孀,弟妹众多,家境贫寒。他牢记父辈“穷莫丢书”的古训,刻苦攻读。妈妈怕他累坏身子,不让他夜读,他便悄悄放下蚊帐,躲在帐内就着一盏豆油灯默诵。有好几次不小心碰倒油灯,弄得床上沾满油渍,他怕被妈妈发现这一秘密,于是偷偷地洗床单,妈妈曾怀疑这大小伙子“尿床”呢! 
      
  张恨水以“书呆子”闻名乡里。他在这座老书房里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写下了《旧新娘》、《桃花劫》、《青衫泪》等稚嫩作品,虽未能发表,却使他踏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在晚年回忆道:“由于我在这里自修自学,奠定了我毕生的职业”,“种下了终身潦倒的根苗”。 
  张恨水成人后,母亲给他包办了一个媳妇,是源潭铺徐家楼的徐文淑,张先生感到十分失望。洞房之夜不见他的踪影,家人急得团团转,终于在五六里外的天明山找到了他。他决定逃婚,毅然离开黄土岭,从此过上飘泊流离的生活。他曾叹曰:“十年湖海,问旧囊,除却一肩风月……” 
     
   张先生眷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少年时代他常常到天柱山和皖河岸边游玩。他以“我亦潜山人”、“天柱山下人”、“天柱峰旧客”等具有“乡土风味”的名字自作雅号。在成名之作《啼笑因缘》序中他还特地落款“潜山张恨水”。他的不少创作素材取材于故乡黄土地上的人和事,如他以故乡潜山、故居背后的天明寨以及天柱山神秘谷为题写下了《潜山血》、《天明寨》、《秘密谷》。他晚年行动不便,经常把保存多年的一套黄梅戏《天仙配》唱片拿出来放,重温乡音,抒发乡情,可见他对故乡情深意笃。


中国竞彩网▎官网